用好管护“金钥匙”,做优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半篇文章”

2025-08-22 08:37:15

信息来源:嘉善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嘉善县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工作,出台精准化管护办法,优化工作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探行管护项目打包、专业团队加持、特色保险兜底三大管护模式,构建起“建管并重、养用结合”全链条管护体系,有效破解建后管护难、资金保障难、长效维持难等瓶颈问题。截至目前,嘉善县永田内建成高标田23.58万亩,占比96.08%,“多田套合”率实现100%。

一、项目打包,探索全生命周期管护模式

运用无人机航拍与人工实地踏勘相结合方式,对农田沟渠、道路、泵站等设施进行“影像+文字”双记录,建立“一设施一档案”项目动态数据库,遵循“集中连片、类型统一、效益最优”原则,按区域统筹打包。实行统一指导,专业单位编制维修方案,统一技术标准、招标流程和施工管理,有效避免零散施工、重复投入。

二、专业加持,推进第三方动态巡查管护模式

针对高标准农田管护面大量广、技术要求高、日常监管难等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实施第三方动态巡查管护,实现管护的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目前全县已形成合计约42人的第三方动态巡查队伍。按主干设施周巡、次干设施双周巡、全域月巡确定科学的巡查频次,对农田设施进行网格化、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并将发现问题即时上传至农田管护平台,实现 “专业机构实施、标准化作业、全过程监管”。该模式运行以来,第三方团队累计巡查里程已超3200公里,平均每月发现并上报问题点12个,问题主动发现率由过去的不足56%提升至88%以上。

三、保险兜底,深化金融精准服务管护模式

明确理赔方向、推进快速定损、建立闭环流程,实现农田水利设施高效管护。将人为意外破坏、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农田水利设施损毁纳入保险保障范围,保单明确理赔条件与赔偿限额,为高效理赔奠定基础。建立“及时发现—即时上报—快速定损—专业维修—联合验收”闭环流程,由保险公司组建专业定损团队,定损后安排专业施工,验收合格后支付维修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