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下洋涂万亩方早稻成熟收割正忙
近期,三门湾畔的宁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迎来早稻丰收季。广袤的下洋涂万亩方高标准农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投入收割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步入田间,满眼尽是金色的稻浪。收割机穿梭其间,轰鸣声中,一茬茬稻穗被快速卷入机器,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从出料口倾泻而出,装入田埂边等候的运输车。
“我们8日就启动了收割作业,每天调配12台收割机,能完成550亩左右的收割任务,预计到18日就能全部收完,确保颗粒归仓。”长街镇盛宁水稻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卢基华一边紧盯收割进度,一边难掩喜悦之情。该合作社承包的5600多亩土地,选用了“中组100”“中早39”等抗性优良的早稻品种。得益于精细化的田间管理,平均亩产达450—500公斤,较去年有显著提升。
这丰收盛景的背后,是宁海县多年来“滩涂地上建粮仓”的雄心和坚持。当地实施下洋涂旱地改水田万亩方工程,通过土地平整,建设提水泵站、引水河道、道路及沿线防护林,配备供水、电力、照明等设施,并开展河道清淤,成功将旱田变为水田。
今年是下洋涂旱改水后早稻轮作的第二个年头,共种植早稻1.73万亩,目前已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预计收割工作将持续至8月中下旬。待早稻收割完毕,9月初将种植西兰花,通过“水稻+西兰花”轮作模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宁海县还高质量推进浙江省“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任务,全力实施耕地功能恢复工程,打造出一批设施完备、生态优良、适宜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为优质稻产业发展筑牢根基。同时,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降低劳动成本,进一步激发了种植户的种粮热情与信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宁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