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新建村以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4-03 14:56:30

信息来源:舟山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新建村正以 “艺术+生态+旅游” 的发展模式,书写着从穷乡僻壤到 “网红村落” 的蜕变故事。这个曾经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的小山村,如今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走出了一条独具海岛特色的共富之路。一是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底色”。以 “乡村艺术馆” 为核心,打造舟山市首个村级海岛美术馆。馆内陈列的渔民画、漆画等艺术作品,既传承了海洋文化精髓,又通过衍生品开发形成了文创产业链。村里还邀请艺术家团队驻村创作,将民居外墙实体改造成徽派建筑风格,每家房屋以“画春园”“燕归来”“常相会”等戏曲词牌名命名,呈现古朴、雅致村落特征。如今,新建村已与27所高校建立合作,年接待研学团队万余人次,村民创作的渔民画、剪纸等作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二是产业升级,构建多元富民“业态”。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新建村创新推出“文旅 +”特色项目。大乐之野民宿二期以“在地文化体验”为主题,将徽派建筑与海岛风情结合,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同心射箭馆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成为亲子游热门打卡地;酒缸潭步道串联山林溪谷,沿途设置生态观景台、露营基地,吸引户外运动爱好者纷至沓来。此外,村里还搭建“共富工坊”,带动村民参与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形成“民宿+餐饮+文创”的全链条产业集群。三是生态筑基,打造宜居宜业“家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新建村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五山水利工程构建防洪排涝体系,让村庄告别水患;8700亩森林与生态湿地形成天然氧吧,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同时,通过“净零碳”项目建设,打造登山步道、生态停车场等绿色设施,推动旅游业态向低碳转型。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