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携手,共探马蹄笋保鲜加工新路径
为推进平阳产业研究院“马蹄笋保鲜和初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进度,4月22日,项目负责人苏凤贤老师邀请项目合作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高飞教授,前往两个马蹄笋种植基地进行指导,围绕马蹄笋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马蹄笋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新动力。
项目团队首先就前期冬笋保鲜预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分享。这些实验数据和成果,为后续马蹄笋保鲜技术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不同保鲜方法、技术参数的研究对比,团队进一步明确了适合马蹄笋保鲜的技术方向,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马蹄笋的新鲜度和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针对后期农民培训内容,团队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了充分沟通。他们表示,将结合马蹄笋种植、管理以及保鲜加工等实际需求,制定系统且实用的培训课程。从种植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到保鲜加工的标准化操作,全方位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产业认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马蹄笋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保鲜所需的冷库成为讨论的重点。项目团队指出,冷库的建设对于马蹄笋的保鲜至关重要,它能够为马蹄笋提供稳定、适宜的储存环境。双方就冷库的选址、规模、设备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建设高效、节能、实用的冷库设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加工项目展开方向上,团队提出了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设想。将目光投向航空食品领域,凭借马蹄笋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开发适合航空餐食的马蹄笋制品;同时,挖掘竹汁饮料的市场潜力,利用马蹄笋的竹汁,研发出健康、美味的特色饮品。这些创新方向不仅能够拓展马蹄笋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将为马蹄笋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次走访交流,加强了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为马蹄笋保鲜加工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马蹄笋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为乡村振兴贡献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