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抓好2025年重点品种攻坚治理 筑牢农产品安全防线
为巩固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成效,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工作部署,我市积极开展豇豆、水产品、芹菜等重点品种药物残留问题攻坚治理,有效落实“一品一策”精准治理要求,切实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一、加强种养殖信息排查。
根据省《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和全省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我市开展重点品种种养殖信息排摸,根据生产情况调整,动态更新主体信息库,调出转产主体2家,变更养殖品种1家;排摸芹菜种植信息在国家农安追溯管理信息系统上更新维护;开展新增品种“泥鳅”养殖情况排摸,5家主体列入重点名录,全部建立“一对一”包联监管指导机制;开展2025年“7条鱼”养殖情况摸排统计,实时更新主体养殖信息。
二、加强产品抽样监测。
加大抽样监测力度,突出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问题,针对豇豆、芹菜、鸡蛋、乌鳢、草莓、杨梅等重点品种,不同时期开展专项监测;同时积极推进胶体金快检技术应用,重点品种主体全部按时完成胶体金快检任务,做到上市前批批检,检测合格方可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上市销售。截至目前,已完成定量监测144批次,快速检测136批次,合格率达到100%。
三、加强基层业务培训。
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管员、检测技术员、相关科站人员等120余人参加线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业务技术专题培训班和全省基层农兽药残留限量规定线上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限量意识,加快推进农兽药残留精准治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