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应对台风“丹娜丝”技术措施
根据省气象台的预报,“丹娜丝”已进入东海将北上趋向浙南闽北沿海,可能将于8号下午到夜里在台州至福州一带沿海登陆。当前我省早稻进入灌浆成熟期,台风会影响早稻灌浆,易造成成熟期早稻贪青晚熟,同时容易引起倒伏,增加收获难度;单季晚稻处于分蘖期,台风易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瓜菜方面,西瓜淹水后易造成植株凋萎死亡,果实发生水浸而不能食用;番茄、辣椒、南瓜、四季豆等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淹水后将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损失较大;草莓育苗期间,田间湿度大,易造成炭疽病、根腐病、叶斑病等病害发生。水果方面,桃、葡萄、梨等水果进入成熟期,遇强台风会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甚至造成树体折断。食用菌方面,当前正值黑木耳制棒、香菇菌棒安全越夏和秀珍菇等菇种生长关键时期,台风可能会损毁大棚设施,污染菌棒。中药材方面,铁皮石斛大棚有掀膜倒棚风险,暴雨易造成浙贝母越夏鳞茎腐烂、白术等根茎类药材沤根烂根,台风过后高温高湿将加剧危害。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提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减少因灾损失。
一是适时抢收,检修加固大棚。及时抢收已成熟的早稻。对九成谷粒黄熟的早稻,待雨停天气好转后适时抢收。及时抢收成熟和即将成熟的蔬菜,抓紧抢收已成熟的桃、梨、葡萄等水果。提前加固大棚,修补并压紧棚膜。若风力过大,可提前卸掉棚膜或临时破膜,防止大棚骨架损毁。必要时要转移设施作物或生产物资到安全场所。加强对生产基地的巡视,安排专人值班,保障用电和设施安全。台风过境地区人员要及早撤离。
二是清沟排水,加强田间管理。提前清理沟渠,确保排水通畅,必要时启动泵站抢排。对易烂根作物要想方设法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涝渍为害。灾后要及时扶理植株,清除病株、病叶,冲洗叶片污泥,及时清沟培土,薄肥勤施,追施叶面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果园、桑园等淹水后还要适度修剪,及时松土。
三是加强监测,及时防病防虫。台风过后,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各种病虫害,要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加强大棚通风,降低湿度。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生病虫害,要及时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植株残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利用。大棚等设施可在放晴后进行高温闷棚,结合土壤消毒,在大棚内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杀。
四是抢种补种,合理安排下茬生产。台风过后要根据受灾情况,及时补种抢种,必要时改种其他作物,合理安排下茬生产。早稻收割后,根据天气情况,播种晚稻,确保秋粮安全。因灾绝收菜地要根据市场行情、因地制宜安排下季蔬菜生产,可播种速生叶菜,或做好秋冬茬甘蓝类、瓜类、茄果类、西兰花等播种育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