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万亩杂交水稻制种正归仓
风吹稻浪遍地黄,制种丰收正当时。日前,海宁市近万亩杂交稻制种田迎来集中收割。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间回荡,运输车往来穿梭,农户们脸上洋溢着忙碌而喜悦的笑容,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丰收图景。
在海宁市马桥街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南侧的制种田边,三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短短几个来回,整片制种田便已收割完毕。“我今年制种了440亩田,前期长时间的高温对产量确实有一定影响。不过,有保底收购政策,心里就比较踏实。”谈到收成,制种大户徐济良欣慰地介绍道。
据了解,今年杂交稻制种田的收割预计将持续五天。收割后的稻谷将直接运往第三方烘干中心进行烘干,随后通过辖区内即将建成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仓储加工项目,进行种子的精选、包装和销售。杂交稻制种从收割到精选、包装,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为大户带来了不少便利。
近年来,海宁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大力推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与产业链融合,全市持续扩大制种规模,提升繁育水平。截至目前,海宁市粮油制(繁)种面积已扩大至2.5万余亩,其中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近1万亩,让农田中的水稻结出“金种子”,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