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聚力打造水稻科技小院 为种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5-10-14 11:30:35

信息来源: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浙江嵊州水稻科技小院”拥有水稻种植面积1000多亩,围绕“之江论道(稻)首位区、看禾选种核心区、品种创新示范区、美丽田园标杆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基地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核心基地”、“长江下游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一是立足高标准建设。构建“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主体、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依托单位嵊州市良种繁育场作为省定点国有农场,提供千余亩核心试验基地;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科协、浙江省种子管理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开展合作,注入前沿技术与智力资源;与种业公司、种粮大户、稻谷收储企业等联合形成产供销一体的推广模式,促进品种大面积推广。成为绍兴市唯一入选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

二是强化技术攻关。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水稻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育种目标开展集中攻关,长期致力于水稻抗病机理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工作。团队选育的“中早39”、“中组143”、“舜达135”等系列品种多次被认定为超级稻并入选国家和省级主导品种,相关成果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优良品种在全国年均推广面积超300万亩,年新增效益达1.2亿元。

三是拓展多元功能。积极推动“科技+文化+旅游”的多元发展模式,将科技创新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在强化科研主业的同时,发挥其社会服务与科普教育职能,通过定期举办“农民丰收节”、开展农耕文化研学、建设水稻博物馆等方式,将基地打造为传播现代农业知识、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阵地,吸引上万名游客观光游玩,年接待研学游览超2000人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