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机插成效显现,测产捷报频传

2023-11-20 10:37:38

信息来源: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为进一步强化海宁市水稻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成果,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增强海宁本地粮食稳产增产能力,2023年海宁市大力推进水稻机插作业试点项目工作。通过一年的试点推进,海宁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已达到3.7954万亩,相比去年增加了2万亩。同时,今年机插水稻产量高,测产捷报频传,海宁迎来了粮食丰收年。

今年,海宁市全市晚稻种植面积20.4万亩,其中机插水稻面积3.7954万亩,机插率18.6%,较去年提高近10%。近期,我市组织开展水稻测产工作,在全市12个镇(街道)各抽取1家机插种植户进行测产。测产显示,今年全市机插水稻(常规稻)的平均亩产达660.75公斤。11月15日,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测产工作小组对我市双喜村1100亩连片种植的机插常规水稻“宁84”进行实割测产验收,经称重 、丈量收割面积、测定水分、去除杂质等环节,最终三块田亩产分别为772.0公斤、781.1公 斤、777.4公斤,平均亩产高达776.83公斤。11月17日,海宁市专家测产组对袁花镇对比测产田块常规水稻“嘉67”进行实割测产,机插稻测产数据为691.6公斤,直播稻为621.03公斤。 从测产数据来看,相较直播稻,机插稻抗逆力强,稻米品质、口感有明显优势,在产量上有相对优势。同时,机插稻农药用量少,除草效果好,有利于土地生态环保和粮食食品安全。

下一步,海宁将继续做大做精水稻机插工作,并不断拓宽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助推海宁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打印

  关闭